2021-08-31 00:00:00 來源: 農業行業觀察 點擊:3408 喜歡:2
區塊鏈技術近些年來廣受熱議,區塊鏈技術已經發展延伸到了各個行業領域中。作為一個農耕大國,農業是是關乎民生的大計,自然也要挖掘區塊鏈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
這些年來我國農業一直在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進步,“農業+”技術不斷交叉融合“,區塊鏈+農業”被認為有十分廣闊的前景。
6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發布《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區塊鏈產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產業初具規模。
可以說,指導意見的出臺不僅為我國產業區塊鏈進一步明確頂層設計,更是肯定了當前區塊鏈產業的戰略意義。
關于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分布式的、去中心化的、集體維護一個可靠數據庫的技術方案。
工信部指導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這樣解釋: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范式。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何飛進行了通俗解釋:“簡單地說,區塊鏈就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
通俗一點說,區塊鏈技術是指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的系統背后都有一個數據庫,你可以把數據庫看成是一個大賬本。那么誰來記這個賬本就變得很重要。
區塊鏈+農業
農業物聯網
目前制約農業物聯網大面積推廣的主要因素就是應用成本和維護成本高、性能差。而且物聯網是中心化管理,隨著物聯網設備的暴增,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投入與維護成本難以估量。
物聯網和區塊鏈的結合將使這些設備實現自我管理和維護,這就省去了以云端控制為中心的高昂的維護費用,降低互聯網設備的后期維護成本,有助于提升農業物聯網的智能化和規模化水平。
大數據采集體系
在農業產業中,產品的存儲與管理一直是重中之重,而區塊鏈能夠創新地解決這些問題。
傳統數據庫的三大成就,關系模型、事務處理、查詢優化。數據庫技術在不停發展,未來隨著農業大數據采集體系的建立,如何以規模化的方式來解決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將是全社會面臨的難題。
以區塊鏈為代表的技術,對數據真實有效不可偽造、無法篡改的這些要求,相對于現在的數據庫來講,是一個新的起點。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
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生產地和消費地距離遠,消費者對生產者使用的農藥、化肥以及運輸、加工過程中使用的添加劑等信息根本無從了解,消費者對生產的信任度降低。
區塊鏈在糧食和農業供應鏈中最常見的用途是提高可追溯性。它使公司能夠快速追溯不安全的農產品的來源及分發的地方。這樣可以預防疾病,挽救生命,降低召回產品的成本。
農村金融體系
農業工作者的融資成本都是很高的,由于他們缺乏重要的信貸歷史記錄,土地所有權文件和其他問題,使得難以獲得銀行貸款。
因此,農民通常被迫向放債人借錢,利率要高得多。精通技術的農業企業家正在使用區塊鏈創建投資代幣,為農業業務籌集資金。
區塊鏈的用處在于依靠程序算法自動記錄海量信息,并存儲在區塊鏈網絡的每一臺電腦上,信息透明、篡改難度高、使用成本低。
因此,申請貸款時不再依賴銀行、征信公司等中介機構提供信用證明,貸款機構通過調取區塊鏈的相應信息數據即可。
農業保險領域
農業保險品種小、覆蓋范圍低,經常會出現騙保事件。將區塊鏈與農業保險結合之后,農業保險在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和農業產權交易方面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且會極大的簡化農業保險流程。
另外,因為智能合約是區塊鏈的一個重要概念,所以將智能合約概念用到農業保險領域,會讓農業保險賠付更加智能化。
以前如果發生大的農業自然災害,相應的理賠周期會比較長。將智能合約用到區塊鏈之后,一旦檢測到農業災害,就會自動啟動賠付流程,這樣賠付效率更高。
供應鏈管理技術
區塊鏈技術有助于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由于數據在交易各方之間公開透明,從而在整個供應鏈條上形成一個完整且流暢的信息流,這可確保參與各方及時發現供應鏈系統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提升供應鏈管理的整體效率。
區塊鏈技術可以避免供應鏈糾紛。所具有的數據不可篡改和時間戳的存在性證明的特質能很好地運用于解決供應鏈體系內各參與主體之間的糾紛,實現輕松舉證與追責。區塊鏈技術可以用于產品防偽。
數據不可篡改與交易可追溯兩大特性相結合,可根除供應鏈內產品流轉過程中的假冒偽劣問題。
上一篇: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
下一篇:【政策解讀】農業農村部:推動農機數字化改造升級